欢迎您来到机电设备采购平台!
首页 >

巴马瑶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关于《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城区重点区域(二期)控制性详细规划》草案批前公示

巴马瑶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关于《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城区重点区域(二期)控制性详细规划》草案批前公示

  • 收藏
  • 打印
  • 字小
  • 字大+
信息时间:
2025-08-05
招标文件下载
我要报名

为落实和深化《巴马瑶族自治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1-2035年)》,指导巴马瑶族自治县城区的开发建设,为下层次规划的编制和规划管理提供依************有限公司开展《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城区重点区域(二期)控制性详细规划》编制工作,************资源局规划股。

特此公告。

******资源局

联系电话:0778-****** ??联系人:韦忠宇

公示时间:2025年8月5日至2025年9月4日


附件:

一、规划说明

(一)规划范围

中心区域东、北分别以巴马河、寿乡大道为界,南至县司法局对面,西以243国道沿线用地为界,东部有1块飞地,总面积约141.88公顷。

(二)规划规模

******居住人口容量2.2万人。

(三)发展定位

******居住片区。

(四)功能布局

规划结构为“一带两轴,两心三片”。

一带:沿巴马河和寿乡河形成的滨水景观带;

两轴:沿寿乡大道形成东西向区域联动的综合服务轴,沿新建路形成南北向的交通联系轴;

两心:即围绕中部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,形成的定金山公园和公鸡山公园的景观核心;

四片:即北部片区、南部片区、东部片区。

******居住用地面积74.68公顷,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19.08公顷,商业服务业用地面积9.04公顷,工矿用地面积1.93公顷,仓储用地面积1.05公顷,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7.10公顷,公用设施用地面积2.12公顷,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面积5.12公顷,特殊用地面积1.76公顷。

(五)公共服务设施规划

1、等级体系

******居住区”两级配置。

县级:服务老城、同贺、城南组团及县城城区的设施。

************居住街坊。

2、设施分级

(1)片区级配套设施

******医院、巴马养老中心、采血站、福利中心和救助站等设施。

******居住区配套设施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中学。

******居住区配套设施

******************小学。

******居住区配套设施

规划范围内主要包括:社区服务站4******幼儿园、社区商业网点等设施。其中室外综合健身场地、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结合公园绿地设置。文化活动站、托老所与社区综合服务站统筹建设。

******居住街坊配套设施

居住街坊配套设施应设置物业管理与服务、儿童老年人活动场地、室外健身器材、便利店等,其中活动场地建议独立占地。

(六)蓝绿空间规划

规划公园绿地用地面积5.12公顷。主要为专类公园和街头游园。

1.专类公园

规划专类公园2个,一个为现状巴马烈士公园,一个为结合寿乡河、巴马河的滨水绿化空间建设中心城区绿道与城中滨水湿地公园。

2.街头游园

规划将边角地、插花地、夹心地等低效用地建设为9处街头游园,分别为:环境卫生管理站南侧设置1处,用地面积0.06公顷;新建路与瑶乡大道交汇处西南侧设置1处,用地面积0.19公顷;公鸡山路中段设置1处,用地面积0.03公顷;巴马养老中心西侧设置1处,用地面积0.40公顷;水厂北侧设置1处,用地面积0.26公顷;寿乡大道与城北路交汇处设置2处,用地面积分别为0.03公顷、0.09公顷;城北路与河堤南路交汇处南侧设置1处,用地面积0.03公顷;自治路与万岗路交汇处东南侧设置1处,用地面积0.11公顷。

(七)综合交通规划

1.道路系统规划结构

形成“一横两纵”的干路网骨架,路网形状呈网络状。

“一横”:寿乡大道。

“两纵”:新建路、金水路。

2.道路等级

规划道路系统分为主干路、次干路、支路。

主干路:寿乡大道、新建路(瑶乡大道以南)、新建路(瑶乡大道至寿乡大道段)、金水路。道路红线宽度分别为20至40米。

次干路:包括新建路(寿乡大道以北)、瑶乡大道、城北路、文化路、同贺六路、寿康路。道路红线宽度15至25米。

支路:包括古城路、寿宁路、公园路、河堤南路、自治路、万岗路、公鸡山路、公园支路、同贺七路、同贺五路等,道路红线宽度7至20米。

3.交通设施

(1)停车场

利用边角地、低效用地建停车设施。规划新增2处停车场用地,1处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气象局南侧,用地面积0.29公顷;1处位于巴马养老中心南侧,用地面积0.19公顷。

(2)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点

规划社会停******居住区固定车位应当100%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,满足直接装表装电要求。

(八)公用设施规划

1.给水工程规划

规划范围内最高日总用水量约1.2万立方米/天。保留现状老城区给水厂,规模为2万立方米/天,占地0.70公顷,水源来自盘阳河,远期待北区水厂完全建成后取消。

2.排水工程规划

规划范围内平均日污水量为1.1万立方米/天。污水统一收集到现状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,达到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8918-2002)规定的一级A排放标准后排放。

雨水工程落实《巴马瑶族自治县城市地下管网管廊及设施建设改造实施方案》的要求,对部分现状雨水管进行改造,雨水就近排入寿乡河和巴马河。

3.电力工程规划

规划范围内用电负荷约为31.47兆伏安。电源主要由110千伏东园变电站(2*50MVA)供电,保留现状35千伏城北变电站,远期取消。

4.电信工程规划

规划范围内交换机容量约为1.7万门。主干进线电缆采用光纤电缆引自巴马电信局,从交接箱引若干条配线电缆至建筑电话分接箱。

5.燃气工程规划

规划范围内天然气年需求量约243.75万标立方米,管道天然气高峰小时流量约962.86立方米/小时。由巴马天然气门站供气,以城市管道天然气为主要供气方式,瓶装液化石油气为辅助供气方式;未来逐步取消液化石油气,最终由管道天然气取代液化石油气。

6.环卫工程规划

规划范围内生活垃圾日常排出重量33.3吨/天。规划保留现状的小型垃圾转运站,新增4处公共厕所,设置2处基层环卫机构和3处环卫工人休息点。

(九)地块控制指标

1.地块开发强度

统筹考虑单元的总体开发容量控制基础上的优化和分解,在保障基本发展条件下,尽可能的集约利用土地。规划结合具体单元情况,综合用地布局、建筑容量、城市设计、城市风貌及相关政策的要求,确定各类用地的控制指标,具体指标见下表:

主要用地

容积率

建筑密度

绿地率

建筑限高

备注

******居民自建房)(0701)

1.0-1.8

≤42%

≥25%

≤21米

私有住宅平屋顶建筑,如需在屋顶层预留电梯井的,电梯井建筑高度不得大于2.2米。

≤23米

私有住宅坡屋顶建筑。

商住混合用地(0709)

3.0,其中住宅容积率为1.7-2.1

≤30%

≥30%

≤36米

沿寿乡大道和新建路两侧用地兼容商业设施建筑面积比例≤30%,其余区域用地兼容商业设施建筑面积比例≤20%。

4.0,其中住宅容积率为2.2-2.8

≤30%

≥35%

≤54米

机关团体用地(0801)

1.0-2.0

≤30%

≥35%

≤24米


文化用地(0803)

2.0-2.5

≤30%

≥30%

≤36米


教育用地(0804)

0.4-0.8

≤35%

≤35%

≤24米

******小学,建筑密度应控制在20%-35%。

0.55-0.8

≤35%

≤35%

≤24米

幼儿园,活动教室须设于1-3层。

医疗卫生用地(0806)

2.0-2.5

≤30%

≥35%

≤54米

******医院

1.0-2.0

≤30%

≥35%

≤24米

采血站

福利设施用地(0807)

0.5-1.0

≤30%

≥35%

≤15米

养老中心

0.5-1.0

≤30%

≥35%

≤15米

福利中心、救助站

商业用地(0901)

≤0.6

≤30%

≥25%

≤20米

公用营业网点设施用地

2.5-3.0

≤45%

≥25%

≤24米

零售商业用地

3.1-3.5

≤38%

≥30%

≤50米

酒店

2.0-2.5

≤45%

≥25%

≤24米

批发市场

其他商业服务业用地(0904)

1.0-2.0

≤40%

≥25%

≤24米

垃圾回收站、汽车维修站、宠物检疫站

社会停车场用地(120803)

≥30%


工业用地(1001)

≥0.9

≥40%

≤20%

≤24米

私人作坊,纺织业

≥1.1

≥35%

≤20%

≤24米

木材加工厂

物流仓储用地(1101)

≥0.6

≥30%

≤20%

≤24米

农副产品储存和应急仓库,配套设施用地比例不大于10%

供水用地(1301)

≤1.0

≤30%

≥25%

≤12米

供水厂

供电用地(1303)

≤1.0

≤30%

≥25%

≤12米

变电站

供燃气用地(1304)

≤1.0

≤30%

≥25%

≤12米

液化气储备站

环卫用地(1309)

≤1.0

≤30%

≥25%

≤12米

垃圾收集站

公园绿地(1401)

≥65%

游园

文物古迹用地(1504)

≥65%

烈士陵园

2.建筑高度控制

************幼儿园生活用房布置在三层及以下。

(2)商业用地以多层、高层建筑为主,以形成综合服务区的现代化都市形象。商业用地建筑高度控制在20-50米。在规划实施中,确需突破建筑高度控制要求时,需进行景观分析。

******居住建筑以多层和高层为主,最高不超过54米;新建、重建、改建的私有住宅,必须控制在6层(含6层)以下,且第6层仅能局部建设,其建筑面积不能超过该层建筑面积的2/3。

(4)私有住宅首层层高不得超过4.2米,其他楼层层高不得超过3.2米。如私有住宅为平屋顶建筑的,则其建筑高度按室外设计地坪至建筑物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,无女儿墙按至其屋面檐口顶点的高度计算,且建筑总高度不得超过21米。如私有住宅为坡屋顶建筑的,则其建筑高度应分别计算檐口及屋脊高度,檐口高度按室外设计地坪至屋面檐口或坡屋面最低点的高度计算,屋脊高度按室外设计地坪至屋脊的高度计算,且建筑总高度不得超过23米(******居民自建房视地方实际情况进行处理。

二、规划图纸

(一)区位示意图

(二)土地使用现状图

(三)土地使用规划图

(四)功能结构规划图

(五)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

(六)蓝绿空间规划图

(七)综合交通规划图

(八)公用设施规划图

(九)开发强度分区示意图

(十)建筑高度分区示意图

文件下载:

公示图纸.pdf

关联文件:

    查看项目详细信息

    版权免责声明

    【1】凡本网注明"来源:机电设备采购平台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于机电设备采购平台,转载请必须注明机机电设备采购平台,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
    【2】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
    【3】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。

    分享到朋友圈
    一天内免费查看信息来源站点

    分享成功后点击跳转

    注册使用者、商机更精准
    姓名:*
    手机号:*
    验证码:* 发送验证码 已发送(60s)
    机构名称:
    职位:
    供应产品:
    评标专家会员
    商机会员
    供采通会员

    切换到支付宝支付

    抱歉,您当前会员等级权限不够!

    此功能只对更高等级会员开放,立即提升会员等级!享受更多权益及功能

    请扫码添加客服微信或拨打客服热线 0571-28951270 提升会员等级
    关注微信
    关注微信
    关注App
    关注App
    微信客服
    微信客服
    返回顶部